第十章 不谋而合
杨萧见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自己的谋划惊叹不已,也并不觉得奇怪。
就他的这番谋划,任谁都会自叹不如。
“真是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看向杨萧。
“恕世民不才,杨广不日将抵达我晋阳府,敢问先生可何良策可以让宇文化及与杨广反目?”
虽然,杨萧心中已有应对之策,但他也很清楚,这么重要的事情李世民应该也想过应对之策。
杨萧眼神暗了暗:“我猜,世民兄心中定是已有了良策。”
“哦?先生真知我心。我心中确有一策,不知先生?”
李世民说完便看向杨萧,杨萧轻抿薄唇:
“我心中也有一策,不如我们各自将想法写出来,看看是否一致?”
“好,痛快。”
侍从帮杨萧和李世民拿了笔墨,将纸平铺在桌案上。
杨萧提笔快速的在纸上简单的写了几个字。
见杨萧写完了,李世民也很认真的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随后,两人同时走到烛火前,将纸张打开。
纸上写了同样的三个字:美人计
李世民和杨萧互看一眼,果然不谋而合,两人相视大笑。
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也在心底不停的感叹杨萧的才智。
“好了,现在夜深了,世民就不在打扰了先生休息了,明日再来请教。”
杨萧拱手行礼目送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离开。
夜色已晚,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起身准备一起离开了杨府。
临走前,李世民因有军务处理,率先离开了杨府。
长孙无忌在大门外刚要出门,又有些欲言又止。
见状,杨萧开门见山的问:“无忌兄是否还有事情?”
“呃,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我看杨兄府上有不少新奇玩意儿,所以……”
被长孙无忌说的有些懵,什么东西让长孙无忌这么感兴趣。
可紧接着长孙无忌的话就立刻让杨萧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我家中有一小妹,平日乖巧,喜欢新鲜玩意儿,我看杨兄府上有不少奇巧玩意儿。”
“所以就忍不住想问一问。”长孙无忌说完又忍不住看了看杨萧的脸色。
很显然,长孙无忌是有意撮合杨萧和自己的妹妹的。
在这里或许你会觉得奇怪,无垢不是应该加给李世民了吗,怎么又……
其实,是这样,杨萧的穿越或多或少的影响了隋末唐初一些与他有牵连的人和事。
所以他穿越来后,便影响了长孙无垢和李世民的月老高士廉的时间点。
因此,此时的长孙无垢还没有家给李世民。
而且,现在的李世民实力已不可小觑,而他长孙家虽也属皇室,但如今门庭衰落,不复从前。
所以她妹妹与李世民的儿女婚事,他便不好随意再提。
可眼前这人与李世民不同。
他样貌不凡,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更重要的是现在他只是个富商
背后也没有门阀大家的倾轧顾虑,亦不需他长孙无忌去攀附。
在长孙无忌心里,现在的杨萧更适合他的小妹长孙无垢。
可不巧的是,杨萧虽擅于谋略策划,可在家事情感上还是没有那么敏感。
尤其是,像他这样精通历史的人。
自然知道这个时期的小无垢只有十三四岁,根本就是个小Y头。
见长孙无忌想询问府上的一些新奇的物件,还说长孙无垢也对这些新奇物件很感兴趣。
便也没多想,只简单的以为他就是想问自己要写好玩的物件。
于是杨萧随意的问了问长孙无垢喜欢什么。
便着人从府里拿了些小玩意儿和几本自己撰写的策论交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为了感激杨萧,便跟他说自己帮他在城北成衣铺定了两身新衣。
材质尤为珍贵,叫他务必亲自去测量尺寸。
两人相互道谢后,长孙无忌带着杨萧的府上的东西回到府宅后。
见妹妹已经歇下了,就将那些小物件和书籍放到无垢内院的小厅,便也回房休息了。
一转眼,天刚蒙蒙亮。
长孙无垢的后院传出刺啦刺啦的扫地声。
随后“吱呀”一声,长孙府后院的雕花木门被两个小丫鬟轻轻地推开。
一个穿着淡黄云烟衫,约摸十几岁的小姑娘,从房内走了出来。
她便是长孙无垢。
长孙无垢的一头青丝随意的披散在肩上。
细巧的柳叶眉潜在粉嫩白皙的小脸上,瑶鼻之下,樱桃小嘴不点而赤。
一张清秀明艳的小脸带着淡淡的贵族气息。
“哥哥昨晚回来没有?”无垢看向一旁的小丫鬟,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充满了期盼。
“姑娘,长孙大人昨晚很晚才回来。”
“哦,那先不打扰哥哥了,走,咱们先……”
“诶?这是什么?”
“呃,我差点忘了,这是昨天大人带回来的,说是大人新认识的朋友送给姑娘解闷的。”
“哦?”长孙无垢一双好看的桃花眼一瞬不瞬的盯着摆在桌案上的东西。
“这是什么书?”紧接着,她从一堆显眼的物件里拿出了几件最不显眼的东西,
那就是“书”。
然后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
其实,无垢最喜欢看书。
相反的对一些金银玉器,和一些值钱的宝石朱钗什么的她倒都没什么兴趣。
所以,长孙无忌之所以跟杨萧说要一些新奇物件也不过是借口罢了。
而这几本书倒是杨萧听长孙无忌说是给无垢拿,所以才特意从书房里拿出来送给她的。
杨萧大概也知道,曾经历史上的长孙皇后不喜奢靡,却单单喜读诗书。
后来,还撰有女则、女训等。
但,杨萧却觉得小无垢写的那些什么女则女训之类的有些迂腐。
所以,所以这次他让长孙无忌带给长孙无垢的,是他凭记忆找人翻写的四大名著。
而这四大名著虽然在你我这样的现代人看来是是文学巨著,但在古人眼中可不是什么好书。
可由于当时天色太晚,长孙无忌拿东西又不过是在找借口。
所以,他倒是从不曾注意到这几本书,更别提是内容了。